兴声 | G20峰会后中国的发展之路

赵枫   2018-12-04 本文章404阅读

上周末G20会议中美双方达成了协议,暂缓对中国出口商品提高关税至25%,在未来90天时间内双方继续磋商解决争端。这无疑是自今年初中美贸易争端开始以来,并在随后大半年内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缓解,反映双方重视现实、重新以磋商解决争端的态度。

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是全球分工的体现,美国对此应当心知肚明。由于很多中国出口的产品在短期内无法在其他地方寻找到新的供应商,关税的上升很大可能会推高美国的进口成本,增加物价上升的压力,侵蚀美国的消费能力。当然,对中国而言,出口受阻不仅影响总需求,也会削弱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内部努力去杠杆的阶段,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需环境。因此,中美双方都有意愿通过磋商去解决争端,而这次会议的结果给了双方更多的时间去达成可能的一致。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争端绝不仅仅是贸易逆差的问题,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未来中美两国的竞争将会加剧。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太可能持续依赖传统行业去争夺全球需求,未来中国必然更注重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

事实上,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之路,今年的中美贸易争端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未必是坏事。中国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使得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上持续向高端进步,才可能实现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在我们看来,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扶持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去实现。



当然,中国经济在当前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风险,比如老龄化和较高的债务杠杆。伴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能力的提高,劳动力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比之前大幅缓解,这也意味着中国产业转移的压力会在更晚的时间出现,如果极端一点去看,有些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未来可能完全不依赖人工,产业转移不必然会出现。

降低债务杠杆和控制资产价格上升是中国经济中短期面临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一到二年持续下行,经济增速将不可避免地下一个台阶,但这也更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需求减速、投资回报下降、信用收缩这个负向的循环过程,我们相信当前我们仍处在这个过程中,未来一段时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现将会较差,从而对市场产生压制。



但是,即使经济增速下台阶,中国的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仍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城市化水平也远远未到饱和的水平,我们更关注的是实现长期增长的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中国仍有巨大的改革开放的红利空间,如果措施得当,我们对中国未来较长时间的增长充满信心。

 

 


作者 | 赵枫

兴聚投资研究总监&投资经理



兴声 | 医药研究员的冬季养生宝典

兴声 | 追本溯源,探寻广告媒体的价值

兴声 | 闲谈第三方检测


关注
一键咨询